訪問者:台灣古典音樂網專訪小組(簡稱Q)
受訪者:台北愛樂歌劇坊 音樂總監 邱君強 (簡稱邱)
曲目:雷昂卡發洛 : “粉墨登場”選自丑角
Q:求學期間,在台大合唱團擔任指揮及鋼琴伴奏的經驗,是否有助於您後來學習指揮及演出? 為何選擇指揮作為主修?
邱:有。尤其是伴奏的經驗,因為台大合唱團算是業餘的團體,所以在伴奏和練習時會有比較多的狀況,因此讓我比較懂得隨機應變,對於人聲的反應,也比較會有感覺。
因為我認為指揮應該是滿有趣的事情,我常聽一些演出或錄音,發現不同的指揮可以變化出很不一樣的東西,對我來說是一件滿特別也很具有挑戰性的事。
指揮還要面對很多不一樣的人,而且每一位都是音樂家,雖然演奏者也要面對人 ,但他們所面對的可能是室內樂或交響樂團裡的其他團員,並不像指揮是獨自去面對所有人和觀眾,因此在排練過程、作音樂時必須要去面對人的問題,溝通協調能力也是相當重要。
Q:您曾經在布拉格擔任助理指揮,與這麼多名指揮家接觸的期間,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什麼?有沒有帶給您什麼樣的影響?與哪一位合作的經驗最令您印象深刻?另外,請問擔任助理指揮,主要的工作內容為何?
邱: 最主要是工作的態度,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我觀察到無論是出名的歌手或是名指揮,他們永遠是很兢兢業業的面對工作,並不會因為自己是很有名的人,就隨隨便便或漫不經心,都非常認真,當然我自己也是個認真的人,但從他們身上得到的經驗,更會鞭策自己注重工作態度。
其實還滿多位的,我曾經跟指揮J.Kout合作的威爾地安魂曲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當時的合唱團團員和歌手當然每一位都是很好的音樂家,對表演有很好的想像,但他們可能以前僅能靠想像,但透過J.Kout的指揮,讓他們的演出更具體化,讓他們迸發出那樣的聲音,和做出那樣的情緒,可說是為他們帶來inspiration,將那些音樂家的潛質發揮出來。
助理指揮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排練、排戲和coach (指導)歌手,因為通常正指揮是演出前兩個禮拜才會到,所以我就是把整個排練的成果,在他到現場時將成果交給他;因為通常一齣新的歌劇,也就是ㄧ個新的製作,我們差不多在三個月前會開始排音樂的部份,五、六個禮拜前則開始排戲,音樂的排練我會負責一部份, 到了排戲時我同時也得盯著歌手的音樂部份,不因排戲而作不出來指揮所要的東西。
Q:您曾與國際知名導演Robert Wilson合作,請問是什麼樣的合作呢?是Robert Wilson哪一部作品?過程是否特別或有趣?
邱:當時我是擔任他導的一部楊納傑克Janacek, Leos(1854~1924)歌劇<命運>(Osud)的助理指揮,他在排戲時我在旁邊指揮,因此會看到他的工作方式,是一個滿有趣的經驗,主要是對他的設計和創造出的舞台畫面感到很新鮮。Robert Wilson除了有獨特風格外,他排練的方式也非常有趣,他會把舞台的每一個景,想像成是一幅畫銜接過去的感覺,整個動作是非常緩慢的,但在靜態的同時畫面則會慢慢的有些改變,可能是聲光或人的動作。另外他在排練的前三個月,會先發給所有人如歌手、演員和合唱團的團員一份譜,譜上的每一個地方會標明,你要在哪個地方、哪個位置上做哪些動作,他都已經預先安排好了,之後在演出的前五、六個禮拜,他的助理導演會先協助開始排戲,他在前三個禮拜到達現場後,可能會對一些動作或之前所設計的燈光有新的意見,就會再做新的修正,例如他對哪些演員的肢體語言覺得不夠滿意,就會輪流對每一個人糾正動作,可能是走路時下巴太低或肩膀太高等,很細膩地調整一個角度。
Q: 您在今年受邀擔任台北愛樂歌劇坊的音樂總監,台北愛樂歌劇坊是什麼樣的理念下成立的?
邱:首先是希望能給年輕的歌手們有更多的演唱經驗和音樂上漸進的訓練,因為他們平常是比較注重在聲音,但對音樂上的詮釋需要有些幫助,例如今天在面對重唱或歌劇中的某一個景,你應該要如何去做,我希望能提供方面的協助;另外我們會嘗試在開放的公共空間作演出,讓這些音樂和歌劇表演能擴及到更多民眾,像之前我們已經在當代館、北美館、鳳甲美術館等空間演出,就是希望能推廣到更多民眾,因為有些人可能本來只是去美術館看展覽,結果意外、碰巧地聽到歌劇的音樂也是不錯的一件事。
Q:一般民眾對於歌劇作品並不是那麼的熟悉,請問您如何將歌劇作品更普及地介紹給民眾?
邱: 我們除了上述表演的地點選擇外,在演出時,會安排唱歌的歌手負責介紹自己所唱的曲目,對民眾多做說明, 一方面能訓練他們的表現,知道該如何去解釋要唱的東西,也讓民眾更為了解演出,但是一個簡單的講解,不會過於複雜。
Q:愛樂歌劇坊有專屬的樂團嗎? 愛樂歌劇坊的歌者是經過甄選而來的嗎?他們是約聘制嗎?
邱: 現階段是和我們愛樂的青年團作配合。
是經過徵選,我們現在原則上經由audition,有可能會每年徵選但現階段還未決定。
Q:台北愛樂歌劇坊七月五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屆時會搭配合唱團與交響樂團,可否大概介紹一下演出的曲目?曲目都是如何選擇?
邱: 我們安排的演出曲目中有很多莫札特<唐.喬望尼>的重唱曲,有二重唱、三重唱和六重唱,和<卡門>、<奧泰羅>等二重唱的段落,以及<茶花女>的第一幕。
當時是考慮到徵選進來的歌手所能負擔的曲子,因為對於歌劇來說,不能讓年輕的歌手去唱太重的東西,可能會導致他們嗓子壞掉,或是硬將它唱出來後,可能會損害到他們演唱壽命,這是我們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此在基於這樣的觀念來選曲目和選劇時必須極為謹慎。
Q:您如何規劃歌劇坊的下一階段性目標?
邱: 除了讓這些歌手有更多演出的機會,如利用像美術館的公共空間,但很可惜的是美術館的空間限制,我們只能跟鋼琴配合,無法一直跟樂團作搭配,那樂團的話 是每半年一次,將來是否有可能增加次數,現在仍未知,很多事情我們還要再觀察。
主要是希望讓這些年輕的歌手,在面對音樂時能有更獨立的思考方式,讓他們變成真正成熟的音樂家,讓他們對音樂上的看法能更趨成熟,自己懂得去詮釋音樂。
2009 6月 台灣 台北